恒捷配资

本文约5300字
阅读需要14分钟
与影视剧和日常闲谈中的泛化表述不同,清代“格格”其实有着严格的等级界定,其身份尊贵与否,直接与其父亲的宗室爵位挂钩。
努尔哈赤时期,“格格”是对贵族女子的泛称。此后,随着宫闱制度的逐步确定,皇帝之女开始称“公主”,并分固伦公主、和硕公主二等;格格则被用于称呼王爷、贝勒、贝子、国公的女儿,其品级也分郡主、县主、郡君、县君、乡君五等。

国历君自制表情包。底图来源/电视剧《甄嬛传》截图
具体而言,亲王嫡女称“和硕格格”,封为“郡主”;郡王嫡女称“多罗格格”,封为“县主”;贝勒嫡女亦称“多罗格格”,但授封“郡君”;贝子嫡女称“固山格格”,授封“县君”;镇国公、辅国公嫡女只称“格格”,封为“乡君”。而其庶出女儿的品级依律各降二等。
作为爱新觉罗宗室之女,格格们会按等级领取俸禄。1789年,在对先前俸禄标准进行修订后,郡主每年有俸银160两,县主岁银110两,郡君、县君、乡君则依次有60两、50两和40两。此外,格格出嫁时,除了获得丰厚嫁妆、恩赏银两之外,还能被给予当铺、取租房屋等产业,足以保障她们优渥的生活。

《仕女清娱图》册,清,喻兰绘。此图册共8幅。多种行乐活动,说明了优越的生活环境不仅保障了她们衣食无忧,亦为她们提供了种种休闲条件。来源/故宫博物院
随着清朝的灭亡,在动荡变革的大时代背景下,这群“天之骄女”们又将会以何种方式继续生活呢?

国历君自制表情包。来源/影视剧《还珠格格》截图
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女性不涉及爵位继承,若无参与特殊社会活动等值得史料记载的经历,她们并未留下太多信息。目前在清朝灭亡前后有较详细生平记录的格格们,多是醇亲王载沣、肃良亲王隆懃、肃忠亲王善耆、贝勒载涛的女儿。
固守旧俗的遗族
善坤是清末肃良亲王隆懃(qín)的第五个女儿,也是肃忠亲王善耆的妹妹。1887年,16岁的善坤与蒙古喀喇沁旗札萨克王爷贡桑诺尔布成婚。因善坤过于骄纵,二人的婚姻初期并不幸福。后在哥哥善耆的斡旋下,善坤稍有收敛,二人关系才有所改善。

善坤的哥哥,肃忠亲王善耆。来源/维基百科
此后,年轻的贡王在旗内力推政治维新,兴办武学堂、女学堂及各种实业。善坤亦曾协助贡桑诺尔布,并亲自主持了毓正女学堂的校务。
不过,由于贡桑诺尔布坚持不收学费,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,王府财力捉襟见肘。受此影响,善坤开始心灰意冷,对学校热情锐减。对于校内考试,她逐渐只凭“爱恶加减其品行点数”,有时还扣下考试成绩表不发,“王爷催之再三”也无用。加之善坤与贡王侧室不断爆发矛盾,使得她与丈夫的关系再度恶化。

善坤的丈夫,蒙古喀喇沁旗札萨克王爷贡桑诺尔布。来源/维基百科
在后人的回忆中,辛亥鼎革之际恒捷配资,善坤仍旧是一副专横的贵族做派。此时,由于贡王年过四十却尚无子嗣,为缓和夫妻关系,善坤遵循“一夫多妻”的婚姻旧制,将自己的一个侍女嫁给贡王做了侧室。但这位女子在与贡王生活两年多后,就因只生出女儿,被善坤折磨而死。
而后,为了维持旧有生活,善坤还将贡王的多数薪俸装进腰包,以此作为经营生意的本金。但因其不善经营,经常被人哄骗,生活已经远远不如肃亲王府得势之时。1934年,贡王逝世4年后,善坤去世,时年64岁。
在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下,善坤虽曾投身兴办学堂的时代浪潮中,但最终未能摆脱时代局限性,成为前清遗族中固守旧俗的一员。
“赐婚”的牺牲品
清代礼制中,格格的婚姻需由皇帝“指婚”,或嫁与蒙古王公以固边疆,或配与勋贵子弟以联宗室,成为权力的附属产物。清朝灭亡后,这种“政治为先”的婚姻模式遭遇一定冲击,部分宗室女性开始寻求自由恋爱。
不过,溥仪的七个妹妹中,除七格格年幼之外,其他六姐妹无一不是“御赐指婚”。

国历君自制表情包。来源/影视剧《甄嬛传》截图
作为摄政王载沣七个女儿中的老大,溥仪的大妹妹韫媖极为聪明练达,与母亲瓜尔佳氏的性格很像。
1922年溥仪大婚后,皇后婉容的哥哥润良被封为“护军参领”。此时的润良虽已20岁却尚未成亲。在当年,如此年纪的名门望族子弟,即便未成亲也该早已订亲。因此婉容分外关心润良的婚事,留心人选。
在她看来,韫媖美丽聪颖、能文善画,和润良从门第、年龄、相貌上都十分般配。在将想法告知溥仪后,溥仪也欣然赞许并指定了这桩婚事。

国历君自制婉容(左)和溥仪表情包。底图来源/《紫禁城2020.01》之《毕竟一双小儿女——小朝廷时期的溥仪与婉容、文绣》
1924年夏,二人的婚礼在北平如期举行。末代皇帝的妹妹与皇后的哥哥结婚,如此亲上加亲的联姻,很快就吸引到媒体的关注。据当时报纸记载,韫媖出嫁当日的仪式仍极具排场。醇亲王府不仅陪送嫁妆一百八十抬,还赏赐府内官员及驻守军警长官大洋2元、杂役与驻守兵警每人也都赏洋1元。
不过,二人婚后的感情并不融洽,时常爆发争吵。加之和婆婆的关系也比较恶劣,又不能回到娘家居住,这一切都使韫媖对生活完全绝望。在抑郁的环境下,韫媖的健康受到摧残。婚后一年多的一天夜里,韫瑛在家里突然说了一句“肚子疼”,就躺在床上一病不起。最终,在家人的耽搁下,韫瑛因延误治疗去世,年仅17岁。
而这样一个年轻女孩子的去世却没有引起任何风波。二哥溥杰得知韫瑛去世的消息,曾急匆匆赶到,表情极为沉痛。但大哥溥仪最终没有到场,也未带来任何口信。
做着复辟梦的汉奸
民国时期,仍有极少数清廷宗室怀揣复辟野心,不惜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势力,最终沦为民族和历史的罪人。作为肃忠亲王善耆的第十四个女儿,川岛芳子(本名爱新觉罗·显玗)便是其中的典型。
1913年,善耆希望借助日本力量达到“匡复大清”的目的,遂将6岁的显玗过继给日本浪人川岛浪速。自此,她易名为川岛芳子,随养父赴日本十多年,接受了殖民主义教育与间谍技能训练,还被灌输“满蒙独立”的谬论。
1927年,川岛芳子从日本回国。她为自己取名金碧辉,并受土肥原贤二等日本特务头目遣派,不遗余力在中国发展谍报网,从事间谍活动。
1931年,“九一八”事变发生后,她借机招兵买马,组建所谓的“定国军骑兵团”,并自封为总司令,同抗日同胞作战。同时,她还将婉容以伪装出丧的方式,由天津秘密转移至东北,为伪满洲国的建立铺路。不久之后,川岛芳子还在上海成功制造骚乱,为日本侵略者发动“一二八”事变提供了借口。

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,今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。来源/维基百科
到“七七事变”前夕,川岛芳子又在日本特务机关的指挥下,到平津地区从事窃取情报、阴谋暴动、制造事端的特务活动。
1945年日本投降后,失去靠山的川岛芳子试图隐姓埋名逃亡,但很快被军统逮捕。经过三年审讯恒捷配资,她的百般狡辩在铁证面前不堪一击。1948年3月,她以汉奸罪被执行枪决。
破旧立新的先锋
除极个别人的沉沦外,尽管遭遇诸多困境,仍有格格勇于挣脱封建制度的束缚,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中,在推动社会变革的同时,开辟了崭新的人生道路。
金允诚,原名爱新觉罗·韫慧,是贝勒载涛的女儿。由于姐姐早逝,金允诚成为家中唯一的掌上明珠,深受父母宠爱。1925年,她与阿拉善左旗王爷继承人达理札雅结婚。婚后,夫妻二人家庭和睦,感情极为融洽。

金允诚与达理扎雅。来源/维基百科
1931年,达理札雅在父亲逝世后,被正式任命为阿拉善和硕特旗的札萨克亲王。此后,金允诚与达理札雅离开北平,到阿拉善旗定居。在此期间,由于旗内官员派别林立、互相倾轧,她开始尽力协助丈夫整顿旗政,不仅与丈夫商议裁减王府内的夫役,节俭起居食用,还督促其学习文化知识,成为达王推行新政的得力助手之一。
金允诚自小受到贵族家庭的严格教育,在诗词书画各方面都深具功底,这使她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。为改善当地文化教育落后的局面,她先后协助丈夫创办了定远营旗立完全小学、初级女子小学、蒙古文小学、磴口初级小学等学校。其中,女子小学设在王府后院的几个平房内,金允诚不仅自任校长,还同时兼任公民、国语、算术等课程的老师。在此期间,金允诚“以劝以导,费尽心思”,推动了更多学生进入学堂,为阿拉善旗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。
而为了让广大妇女从旧式礼教中解脱出来,金允诚号召妇女参加社会工作,反对社会陋习,又提倡新法接生,解除了不少女性的痛楚。
新中国成立后,金允诚得以正式参加行政工作。因始终关心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,她先后担任多地妇联副主任的职务,在妇女工作方面不断做出有益的贡献。
迎接新生活的普通人
1932年,溥仪抵达长春,成为伪满洲国的伪皇帝,其二妹韫龢、三妹韫颖、四妹韫娴、五妹韫馨四人也先后前往东北。尽管并未在伪满洲国担任职务,但当地报纸上常有她们的行踪报道,并多被冠以“皇妹”“御妹”的称号。

清代翠镯子。来源/故宫博物院
抗战胜利后,除四妹韫娴已提前回到北平,其余三位都随溥仪狼狈出逃,并历经磨难,几经辗转才得以返回,开启了与昔日不同的生活。
最终,她们都靠着自己的劳动,赢得了社会的尊重。

载沣与溥仪兄妹合影。后排左起:韫媖(载沣长女)、载沣、溥仪;前排左起:韫馨(载沣五女)、韫颖(载沣三女)、溥任(载沣四子)、韫娱(载沣六女)、韫欢(载丰七女)、韫和(载沣次女)、韫娴(载沣四女)。来源/故宫博物院
新中国成立初期,二格格韫龢一家迁居土儿胡同的一幢小院,成为京城的普通百姓。她将自己视为新社会的一分子,平时街道开会,总是提前到场。居委会成立扫盲班时,她也积极发挥特长,为街道里的家庭妇女们读报并教她们识字。
1960年,她还响应“家庭妇女走出家门”的号召,与街道治保主任鲁淑敏一起,在胡同内办起街道托儿所。此后,她尽力改善托儿所的环境,认真教导小孩子。在她的带领下,托儿所曾多次被评为“先进”。退休之后,韫龢仍时常遇到往日教过的学生。2002年,韫龢在北京逝世,享年91岁。
三格格韫颖则在北兵马司胡同安家,还在街道办的帮助下成为一名普通工人。此前,为安全起见,她在辗转流浪期间已将名字改为金蕊秀。
1954年,时任中央文史馆馆长的章士钊,在旧书摊发现一本《满宫残照记》,收录有三格格写给溥仪的家庭信件。由于信中内容有趣,章士钊将该书推荐给了毛主席。毛主席也被三格格的文采打动,多次托人询问她的去处。
几经打听,章士钊找到了三格格。最终,金蕊秀工整地写下十几页的自述,讲述自己由皇室格格成长为人民群众的过程。毛主席阅读后,欣然写到:“走近了人民群众,变成了一个有志气的人。”此后,在毛主席与周总理的关照下,三格格被安排到东城区政协担任专职委员。
四格格韫娴改名金蕊珠,曾在故宫博物院从事档案整理工作,后期成为一家工厂的质检员。五格格韫馨更名金蕊洁,先在北京新街口食堂当服务员,后来担任会计,直到退休。六格格韫娱则是自幼临摹宋元名画,最终成为一位画家。

溥仪和家人合影。来源/“百年回眸”故宫文物影像特展
而七格格韫欢虽然年纪最小,却是兄弟姐妹中最早参加革命工作的。
1947年,载沣在王府兴办一所“竞业学校”,韫欢成为学校的办事员。很快,她与校内教导主任李淑芬成为好友,并与之合作成立“坚志女子职业学校”。该校主要招收失学的年轻女生,并实行半工半读,学生可以得到劳动报酬,因此很受穷苦家长的欢迎。
新中国成立前夕,韫欢认识了两名在北大读书的地下党学生。从她们那里,韫欢读到毛主席的《新民主主义论》及解放区的一些文艺书籍。这使她眼界逐步开阔,渴望投入到一种崭新的生活中去。
1949年1月31日,北平和平解放。第二天,韫欢就带领女子职业学校的学生,参加了欢庆解放的大游行。不久,她将名字改为金志坚,并戴上八角帽、穿上列宁服,成了精忠街小学里的一名人民教师。
此外,韫欢还是姐妹中唯一“自由恋爱”的。任教小学期间,她认识了在北京四中担任副教导主任的乔宏志,两人互相爱慕并在1950年结婚。1960年,乔宏志因心脏病逝世后,金志坚忍住悲痛,将三个孩子安排到寄宿学校,自己则以校为家,忘我工作。而她也凭借自己的优秀表现,曾在多所学校担任教导主任,并被选为崇文区政协常委。2004年8月,金志坚逝世,享年83岁。

韫欢在接受采访。来源/纪录片《百年恩来》
整体而言,清朝灭亡之后,原本娇贵的格格们做出了多样的选择。而她们的人生经历也证明,唯有主动适应变革、坚守人格尊严,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。
参考文献:
1.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赤峰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:《赤峰市文史资料选辑》(第4辑)1986年版。
2.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巴彦淖尔盟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:《巴彦淖尔文史资料》(第9辑)1988年版。
3.凌冰:《格格韫欢》,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。
4.宝贵敏《额吉河——17位蒙古族妇女的口述历史》,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。
5.贾英华:《末代国舅润麒》,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。
6.贾英华:《末代皇妹韫龢》,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。
7.黄惠贤、陈锋:《中国俸禄制度史》,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。
8.溥仪:《溥仪日记》,王庆祥整理注释,群众出版社2018年版。
9.吉林卫视《家事》栏目组编:《远去的紫禁城》,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年版。
10.王树卿:《清代公主》,《故宫博物院院刊》1982年第3期。
11.秦剑波:《末代皇族:完颜爱兰与溥韫娱》,《海内与海外》2006年第10期。
12.张微:《末代皇帝溥仪和他的妹妹们(上)》,《溥仪研究》2014年第2期。
13.张微:《傀儡皇帝溥仪和他的妹妹们》,《溥仪研究》2014年第4期。
14.冯开宝:《川岛芳子:叛国女谍的不归路》,《文史天地》2021年第9期。
*本文系“国家人文历史”独家稿件恒捷配资,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。
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